十九大代表王淑芳:中国科技的发展 青年应义不容辞
王淑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本人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刘芊芊 实习生 侯慧彧)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十九大代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导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在开幕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
“真没想到我能参加十九大,现场聆听习总书记的报告。当了解到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竟然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时,我更深切感受到了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王淑芳十分激动,“十九大报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又提出了‘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做为来自交通行业的一线代表,会后我将全面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参会时激动振奋的切身感受在交通一线广泛传播。”
王淑芳又向记者谈起了另一个感受:“我觉得这次报告非常通俗易懂,语言很接地气,都是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语把国家大政方针解读出来,每个人都能很容易的从报告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记者了解到,在十九大开幕之前,王淑芳做了充分的准备,她重新认真地学习了党史,不禁感叹:“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秘密召开党代会,到现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如今3000多名中外记者在大会现场向全世界展示十九大的盛况。”
王淑芳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卫星地面站系统调试。本人供图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交通运输和军民融合是王淑芳最为关注的内容,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为了推广北斗转业到交通运输行业,亲身经历了军民融合项目在交通领域的先行先试。现在,全国500多万辆重点营运车辆安装了北斗终端,5年来,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交出了一份“民生成绩单”!40多万台搜救型手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带动社会出现“北斗热”,推动北斗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获得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全球导航服务系统,交通运输对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新格局发挥了显著作用。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王淑芳作为科技大军中的一员对此也是感受颇多,“以前更多是集成型或者应用型的创新,因为我们的基础研究还不是特别到位,也不够重视。做北斗科研几十年磨一剑,这种原始创新,如果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是很难做到如今世界前沿的水平的。”
王淑芳向记者谈到,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科研,目前我国有一些科研领域已走上了世界前三,这样的成果也带动了一批青年人走了进来,“和原来不太一样,90年代那会儿留不住人才,甚至都一批一批的出国了,现在反而吸引了很多人才来中国发展。这一方面是国家、社会主动地去创造这样氛围的结果,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科研在世界上有了突破性的成绩以后,带动一批有梦想的人进入到这个领域。”
2017年8月4日,王淑芳在“圆梦中国人”全国首场宣讲会现场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芊芊 摄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于青年一代所寄予的无限期望和使命担当。
“培养青年一代尤为重要,青年就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将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的梦想才能实现。”王淑芳表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去培养。让他们理解科研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社会上也要创造出尊重科研、向往科研的氛围。还要培养青年人坚定的意志品质,刻苦严谨的作风。任何一项重大科研的突破、原始创新的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去钻研,能吃苦、沉下心,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最后王淑芳表示,希望广大青年团结起来,不断充实理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勇敢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如此,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属于青年一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